快速學習力-在短時間能掌握規則與方法的能力。
每個主管都期待員工能用「最短的時間」掌握好工作所需的技能,然而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掌握「規則與方法」,舉例來說,在農場裡許多男生的工作職務都是疊箱(Stacker),任務是把包裝好的蔬菜水果裝進一個箱子(約10公斤),並且放在棧板上疊成6~10層,好讓堆高機司機出貨,看似簡單,但許多男生在這個職位上受不少苦頭,甚至還造成嚴重的腰傷。
規則就是每層箱子都要疊得剛好密合、並且要插上產品標籤、出貨單,方法就是身體打直、靠著大腿深蹲來搬運、不要趕速度反而要仔細堆好,否則錯了一個,你就必須把好幾個十公斤的箱子又要重搬重疊,看似「快速、粗重」的工作,其實掌握到「緩慢、精準且省力」,才是這個職務真正的核心關鍵。
在農場裡,有一位資深前輩這麼說過:「在工廠工作就是要思考,如何用最少的力氣去完成任務。」
觀察力-透過聽看,快速應變能力。
主管、同事,不一定覺得自己有義務一定要教你。
我和太太去三家公司,其中就有兩家農務工作,在一開始並不會教你要怎麼做,而是你得自己去觀察身旁的同事都在幹嘛,並且適當地跟上、提問。
你要打開你的耳朵去聆聽他們在說什麼,他們在工作前有哪些準備、他們工作時有沒有什麼訣竅,這些都是可以透過你的眼睛和耳朵來學習的事物,兩週前我們去到一家澳洲農業工廠體驗,第一天進去時發現沒有任何一位主管,而員工們開始去拿刀子、箱子、準備水桶、調整工作區空間,而我們二話不說的先跟著做,在模仿的過程中找時間詢問動作熟練的老手,待會需要如何完成任務等等,藉著詢問和模仿,我們也快速跟上大家的工作步調。
雖然說不是每個公司都像澳洲小農場一樣的隨意,可能大多也都有正式的培訓歷程,學習的多寡並不取決於對方教你多少,而是你有沒有觀察到更多對方還沒教你的事,但透過觀察,你已經學會了。
人際力-與不同人相處的能力
每個地方都有你喜歡的人、厭煩的人、欠揍的人、合得來的人。
去到更多地方體驗、生活,你會發現不管在哪裡,都有你喜歡和不喜歡的人,但重點並不是你喜不喜歡他們,因為你很難改變讓大家都成為你喜歡的人,重點在於你要如何與他們相處。
來到一家亞洲場工作,場裡頭有一位最資深的老鳥,也是大家眼中討厭的人,因為他常常看不順眼時,就會說:「來多久了,這個還不會」、「你還在睡覺呀?」、「在聊天試試看呀,欠罵」等等的話語,讓許多剛來到這邊工作的人都繃緊神經,當然也在背地裡說他很多壞話,而我和太太一開始也不理解為何他要這樣對待人,在工作的第一天,我也是被那位老鳥唸得很煩,原本也想要動怒,結果太太叫我練習反向操作,稱讚他、也讓他感覺到被重視,因為我們發現當他被稱讚時,他的臉上會露出藏不住的笑容,也會很願意直接幫你做,而我們也漸漸發現,原來他這樣不斷謾罵人,只是希望自己被重視、注意,過了一週,我們找到和他相處的方式,雖然他偶爾還是會酸人、亂罵,但我們總是半開玩笑地對他說:「對呀,我們都很像跟你一樣厲害,不然你再做給我們看一次」等等,讓他有發揮的舞台。
記得,面對這種人,不需要一昧地討好,只要適當的給予讚美、肯定,就能夠讓討厭的人,慢慢變成可愛的人。
我的同事看到我們這麼做,就馬上說,我想到一句話是:「如果你不想跟可恨的人一起工作,那麼你就想辦法讓他變得可愛。」
關係秘訣:先「聽」再說
爭論的目的都是希望讓彼此理解對方,沒有聆聽就不會知道要怎麼回應。
我們可能都有發生過「家人模式」的無效溝通。
當你很心急地想要跟家人問一件事時,你有點緊張的說:「媽~我想要問你看看噢,我能不能…」,結果爸媽回答你:「好我知道你想說什麼,但是你能不能先把桌上收乾淨、衣服先整理」,然而你忙完後,這時他們接著說:「你是不是要跟我講明天晚上要跟同學出去呀」這時你腦袋想著:「你根本都還沒聽我說呀,又在亂猜了,只想講自己的」,你最後回答說:「喔~沒有,沒事了。」
為什麼我會說「家人模式」,因為人們會因為越親近的關係而誤以為了解對方想說什麼,在伴侶溝通上也非常容易發生這種狀況。
你是不是常常還沒聽伴侶講完話,腦中就自己腦補許多對話,也不斷在猜想他到底想說什麼,如果這個是你的話,千萬別覺得意外,因為幾乎所有人都覺得自己很了解自己的伴侶、家人在想什麼,但這絕對是一件不合理的事。
不信的話,你可以嘗試拿著底下幾個問題,先讓自己回答,接著再拿去給你的伴侶填寫,比對答案後,你就知道自己其實沒有這麼了解對方。
Q1 . 在你的伴侶感到難過、生氣時,他最希望你用什麼方式對待他?
Q2. 什麼是你的伴侶感到最幸福、滿足的時刻?
Q3. 請排列出你伴侶在「表達愛」上最重視的前後順序
(請排列重視程度 1~5)
肢體接觸(擁抱、牽手)
肯定(讚美)
精心時刻(專注在彼此的時間)
送禮(給予禮物、驚喜)
服務行動(幫助她做某些事)
有效溝通,能幫助伴侶吵架次數減少許多,然而最重要的練習方法就是,每當你的伴侶正在講話時,先讓他把要講的話說完,你再開口,就這麼簡單。
好文精選:
我們往往希望先被理解,然後再努力去理解他人。然而,與配偶爭吵並不是關於誰對誰錯,而是要認識到自己在哪裡錯了。
we tend to want to be understood first before we work to understanding. But arguing with your spouse isn’t about being right. It’s about recognizing where you are wrong.
D&A 我們下週見!